(网经社讯)近段时间,国内电商税话题正引发热议;国际市场上,拼多多旗下跨境平台Temu的“包税”政策也成为焦点。
6 月底,Temu 对其半托管模式进行了重大升级,在加拿大市场率先推出 “包税” 补贴政策。
这一补贴政策十分诱人,它不限品类,也没有订单金额上限,可以说Temu是真金白银地为商家补贴税款,助力中国商家在加拿大市场大展拳脚。
不得不说,为了扩大全球化版图,黄峥这回是下血本了。
一、拼多多Temu首次推出“包税”政策!
具体来看,Temu 在加拿大首次推出的“包税”政策,覆盖了加拿大主要的消费税种。
说到这,就要提到加拿大复杂的税收制度。
对于在加拿大开展业务的商家来说,有三种税是无法回避的,分别是 GST(商品和服务税)、HST(统一销售税)和 PST(省级销售税)。
其中,GST 是面向全国征收的 “增值税”,税率固定为 5%;HST 是国家与省级合并征收的税,税率因省份不同而有所差异,在 13%-15% 之间;PST 则是单纯的省级税,税率同样因省份而异,普遍在 6%-7% 之间。
此外,由于历史原因,位于加拿大东南部的魁北克省,凭借其自治属性和文化属性,有着专属的税率,设置为9.975%。虽然该税率有部分税项与 GST 重合,但在形式上依旧是独立征收的。
换言之,想要在加拿大做电商,至少要交四种税,GST、HST和 PST,以及魁北克省的特殊税率。
这样复杂的税制,给不少出海商家添了不少麻烦:一方面让成本核算变得十分繁琐,另一方面也实实在在加重了经营负担。
而一心想在加拿大市场打开局面的Temu,敏锐地察觉到了商家的这一痛点。为了给合作商家减轻压力,“包税” 政策便顺势推出了。
在此政策之下,在 Temu 的下单界面,税款会直接被扣除,商家不会受到任何影响。
而且,所有入驻 Temu 的半托管商家都能零成本参与到这一政策中,消费者在支付界面就可以抵扣税金,从而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商品,而这部分补贴费用全部由 Temu 承担,商家的利润不会受到丝毫影响。
值得注意的是,Temu 还为商家提供了两种灵活的运营模式。
一种是本地建仓模式,即“本对本” 模式;另一种是商家将货物储存在美国的仓库,无论是自建仓还是 Temu 的海外仓,当加拿大有订单时,可直接从美国的仓库发货,这种模式被称为 “美发加” 模式。
总体而言,Temu 的 “包税” 政策,对于希望进入加拿大市场的出海商家来说,无疑是一大福音。
商家借助Temu 的税费补贴政策,不仅能大幅降低税务处理的人力与时间成本,还能在商品定价上获得更灵活的操作空间 ——
通过让出部分利润空间提升价格竞争力,同时将节省的精力集中投入到产品研发与服务升级上,形成“成本优化 - 价格优势 - 体验提升” 的正向循环。
二、为什么Temu如此执着于加拿大市场?
那么,为何一向以“成本控制” 著称的拼多多,甘愿斥资为商家补贴,也要全力攻克加拿大市场?
这背后既源于加拿大市场本身的巨大潜力,更是其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步。
从市场基本面来看,加拿大可以说是一块尚未被充分开发的电商沃土。
作为全球领土面积第二大的国家,加拿大拥有4153 万人口,2024 年 GDP 达 30690.82 亿加元,经济增速 1.5%,居民消费能力稳健。
更关键的是,其产业结构存在显著短板—— 作为能源出口大国,加拿大在机械加工、传统制造、消费电子等领域缺乏完整供应链,高度依赖进口,这为跨境电商提供了天然的市场缺口。
电商增长数据更显亮眼:Statista 预测 2025 年加拿大电商市场规模将达 721.5 亿美元,未来四年将以 8.84% 的年复合增长率增至 2029 年的 1012.7 亿美元;电商用户渗透率 2025 年达 73.5%,2029 年将升至 85.8%,用户规模将突破 3290 万。
支撑这一增长的是超过90% 的互联网普及率,以及消费者日益旺盛的网购习惯。
更具优势的是,加拿大还是美国跨境电子商务的重要市场之一,不仅物流运输高效准确,税率也比美国要更加优惠。
从战略层面看,布局加拿大也是拼多多全球化进程的必然选择。
自2022年创立以来,从北美、拉美到日韩、东南亚,再到如今重点深耕的欧洲市场,Temu 的业务版图已覆盖近 90 个国家和地区。
其在海外市场的扩张速度简直令人惊叹,不仅业务规模持续攀升,市场份额也不断突破,还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站稳脚跟,构建起坚实的本地化运营阵地。从中,也不难看出拼多多的野心。
如今,在北美市场受贸易政策制约增长放缓的背景下,加拿大的战略价值愈发凸显——
它地处北美核心区域,与美国相邻,拿下这一市场既能弥补北美版图的短板,又可与已布局的拉美、欧洲市场形成协同,进一步完善全球供应链网络。
显然,对拼多多而言,加拿大不仅是一个增量市场,更是其全球化战略中打通北美通道、巩固全球竞争力的关键落子。
三、拼多多海外神话正在上演!
在如此快速地扩张下,Temu出海崛起速度堪称“神速”,市场业绩表现非常亮眼。
最新统计数据表明,2025 年第二季度,该平台的全球月活跃用户(MAU)实现大幅增长,达到 4.165 亿,较去年同期增长 68%,较上一季度增长 3%。
这意味着全球每 18 人中就有 1 人是 Temu 的用户。
与此同时,其日活跃用户数(DAU)也升至 7050 万,同比增幅为 65%,环比涨幅达 6%。
在下载量维度,Temu 的累计下载量成功突破 10 亿次,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高达 93%,环比也有 12% 的增长。
如此可圈可点的用户增长与下载数据,已经清晰地证明了Temu模式对消费者的强大吸引力。
然而从客观角度分析,Temu 这一 “神话” 能否持续,核心在于用户粘性的稳固以及商业价值的持续释放。
具体而言,其一,日益加剧的盈利压力成为摆在面前的首要挑战。
Temu 凭借 “包税” 等补贴政策快速抢占市场,但这种 “烧钱换规模” 的模式也使得成本居高不下。拼多多 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,该季度营销支出高达 334 亿美元,较去年同期激增超 100 亿美元。
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拼多多陷入了国内外双线“烧钱” 的困境,在国内市场,它要应对来自阿里、京东的补贴竞争。
更关键的是,在海外市场,Temu 在美国遇挫后,转而在欧洲、拉美地区大规模投放广告,急于填补在美国丢失的市场份额。
其二,拼多多的低价策略虽成功打开市场,但大量低价商品难免对本土行业和市场造成冲击。
尽管这对消费者而言是利好,但最终会引发本地行业的不满,从长远来看,其发展之路并不平坦。此外,用户粘性不足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总的来说,当补贴的潮水逐渐退去,Temu需要证明的不仅是攻城略地的速度,更是精耕细作的耐力。
加拿大“包税”政策如同一块关键的试金石,正检验着拼多多能否将耀眼的流量神话,真正锻造为拥有持续造血能力的商业生态。
这,才是最终决定其全球化棋局胜负的落子。